家風方寸間,一念定乾坤 |
?作者:周春雨 ??時間:2025-07-29 |
【字號:大 中 小】 |
明代呂坤《呻吟語》中“一念放恣,則百邪乘釁”的古訓,如警鐘長鳴。此“一念”之得失,不僅關乎個人清濁,更足以撼動一家根基。家門之內,方寸之地,常為百邪窺伺的縫隙。當此一念稍有松弛,那無聲無息的侵蝕便如薄霧般悄然彌漫,將家庭防線悄然洞穿。 家庭這道堤壩的潰決,常始于看似微不足道的“小節”。一句“不過順手人情”的辯解,一聲“別人皆如此”的自我寬慰,便是貪欲叩門的縫隙。當配偶面對請托者“小小意思”的試探而動搖,當家人在“人無外財不富”的蠱惑下迷失,當子女習以為常地享受“父母特權”帶來的便利——此等“一念”之縱,正如古人所警:“一念之差,足喪生平之善”。細微處失守的“小利”,終將如蟻穴潰堤,使家庭在“下不為例”的麻木中滑向深淵。漢朝疏廣告誡子孫“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;愚而多財,則益其過”,正是洞察了不當財富對家門清風的致命侵蝕。 然而家門之貴,更貴于能于“一念”之際以嚴正家風自持。北宋包拯以“后世子孫仕宦,有犯贓濫者,不得放歸本家”的鐵律鑄就家族精神長城。林則徐以“子孫若如我,留錢做什么?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”的醒世箴言,在分配家產的一念間,為后人標定價值航標。這般定力,源于代代相傳的“心存大道”。晚清名臣曾國藩將“慎獨則心安”奉為日課,于家書中千叮萬囑;東漢楊震以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”的“四知”金言,于深夜拒金的一念間,為家族立下不朽豐碑。他們于萬千“一念”抉擇中,以“檢身若不及”的敬畏,守護了門庭的朗朗日月。 家風之樹的常青,需要日日澆灌“敬畏”的活水。清人王夫之言:“身教重于言傳”,父母面對誘惑時的一念清醒,勝過萬句空泛訓誡。當配偶能常念“不義之財不可取”,當子女銘記“自強方為立身本”,當全家以“勿以惡小而為之”為庭訓,便是將拒腐防變的籬笆扎在了心靈最深處。此等敬畏所凝聚的力量,正如《周易》所言:“君子以順德,積小以高大”,每一個清白的“一念”,終將匯聚成守護門庭的浩然正氣。 家門之內的一念之擇,實為世代清白的基石。當“一念”如磐石般堅定,百邪自當潰散。無數純凈的“一念”疊加,終將鑄就“家有清風明月”的澄澈境界。愿每個家庭皆能以寸心之敬畏,守方寸之澄明,使浩然家風如不滅薪火,在歲月長河中永續傳遞,光耀門楣,亦滋養世風。 |